公益筑心盾 大爱暖万家 —— 飞米粒心理的全民心理健康守护行动
免费“原本要花 3000 元才能学习的心理课程,现在在家就能免费学;做完专业测评,还能收到详细的分析报告,这真是帮了我们家大忙!” 刚通过飞米粒心理公益平台完成家庭环境测评的张女士,难掩心中的感激。
在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的今天,飞米粒心理品牌正以四项硬核公益举措,将专业心理支持送到千万人身边,用实际行动诠释 “让心理健康服务触手可及” 的承诺。
1. 课程免费开放:打破知识获取的价格壁垒
“很多人因承担不起高额课程费用,错失了自我心理调适的机会。” 飞米粒心理品牌创始人许定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。为此,品牌将旗下涵盖心理咨询知识的全部内容,包括,情绪管理、压力疏导、亲子沟通等核心领域的精品课程全部免费开放,这些课程原总价达 3000 元。
据平台数据显示,自课程免费开放以来,累计访问量已突破上千人次,其中59% 的学习者来自三四线城市及乡村地区。
2.测评系统公益化:为心灵做 “精准体检”
“心理问题的干预,始于科学的识别与评估。” 这是飞米粒心理坚持的服务理念。基于此,品牌将自主研发的专业心理测评系统全面公益开放,涵盖青少年成长测评、成人情绪状态评估、老年认知功能筛查等 16 个专项模块,所有测评工具均通过心理学界权威认证,信效度达行业高标准。
用户只需关注公众号“AI 选心理咨询师”,即可免费获取测评服务,不仅包含结果解读,还附有针对性的自我调节建议。针对筛查出有中度以上心理困扰的用户,平台会主动推送专业求助渠道,并提供一对一咨询预约指引。
3.百场讲座进基层:把科普课堂搬到身边
“大家要记住,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可能是抑郁的信号,这不是‘想不开’,而是需要科学干预的问题。” 在社区广场的公益讲座上,飞米粒心理的咨询师正结合真实案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。作为品牌公益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飞米粒心理每年开展 100 多场公益心理讲座,足迹遍布社区、学校、企业和乡村。
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,讲座设置了精准化主题:面向青少年的 “学业压力疏导”、面向老年人的 “孤独感调适”、面向职场人的 “职业倦怠应对”,每场讲座均配套互动体验环节,通过 “情绪拼图”“压力迷宫” 等趣味形式,让专业知识变得通俗易懂。仅去年一年,系列讲座就覆盖受众 15 万人次,发放心理健康手册 8 万余份,有效破除了大众对心理问题的偏见与误解。镇平县寺庄村小学的老师曾这样评价:“讲座教会孩子们识别情绪的‘求救信号’,比单纯说教管用多了。”
4.解忧信箱:守护匿名的心灵求助
“我总担心自己做不好妈妈,每天都很焦虑,却不敢跟别人说……” 在飞米粒心理的解忧信箱后台,这样的匿名求助信息每年都会收到上百条。为给大众提供安全的情绪出口,品牌开通了线上线下双重解忧信箱,用户可通过公众号留言、邮寄信件等方式匿名倾诉困惑,由资深咨询师在 48 小时内给予专业回应。
不同于常规咨询,解忧信箱更注重情感接纳与隐私保护,许多求助者因 “不想被贴标签” 选择在这里敞开心扉。咨询师会根据问题类型提供具体建议,涉及严重心理困扰的则会引导至专业干预渠道。两年来,解忧信箱已累计回复求助信息上百条,一位匿名用户的回信写道:“你们的回复像一束光,让我知道自己不是孤单一人。”
从免费课程到专业测评,从线下讲座到解忧信箱,飞米粒心理用多维度的公益实践,构建起 “预防 - 筛查 - 干预 - 支持” 的全链条心理健康服务网络。正如飞米粒心理品牌负责人所说:“心理健康公益不是一次性的善举,而是需要长期坚守的责任。” 这份坚守,正在为更多人撑起心灵的晴空,也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注入了温暖而坚实的力量。